随着健康意识提升和对保险认知的逐渐清晰,认识到重疾险配置必要性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多。当然,不能否认的是,仍有一些消费者对重疾险不感冒!针对这种情况,小沃今天带来了人人都该购买重疾险的十大经典理由。
我们需要重疾险,不是因为会得病而是希望得病后有更大的生的希望。
伯纳德医生发明重疾险,是希望他的病人即使得了病,还能够有很好的生存质量,还能够长久的存活。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很多过去不能治疗的疾病,也有了治愈的可能性,但只是治病还是不够的,很多时候,治疗这一件事已经花掉了病人的大部分积蓄,这就迫使病人在治疗之后不得不马上回到工作岗位,挣钱以维持后续的生活。我们都知道,得病之后安心修养才是最佳的选择,但是,很多病人因为经济的原因失去了这样的选择机会。
医生挽救我们的生理生命,重疾险挽救家庭的经济生命。
据统计我国7000万贫困人口当中,因病致贫的占到了42%,在五大致贫的原因中,大病致贫占了首位。很多家庭在经济上往往难以承受一次重疾手术所带来的经济压力,许多家庭也为此负债累累、无力偿还;侥幸维系的家庭,也因为巨额家庭支出而无法维持以往的生活品质,生活陷入贫困。再加上病人出院之后需要长期的康复时间,这时的经济压力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要继续支付自己的康复费用,二是要承担孩子的教育费用。而购买重疾险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一个家庭的经济生命。
癌症不等于绝症,但是没有钱,只有绝路,所以首先要有钱。
医生可以救治病人,甚至可以延迟和挽救癌症患者的生命,但却解决不了患者因为缺钱而耽误治疗和放弃治疗的问题,所以说癌症不是绝症,没有钱才会成为绝症。2016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常见癌症的支出和财政负担》显示,患者的家庭年均收入折合美元为8607美元,而癌症患者的人均就诊支出共计为9739美元,远远超过了灾难性医疗支出的范围。
新型治疗方法/药物,带来新的生机,但是,需要更多的钱。
癌症传统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化疗、放疗等,对人的机体损伤很严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治疗方法和药物不断出现,这些方法和药物对治疗疾病更为有效,对人体损伤也较轻,但是价格却很昂贵,需要更多的钱。而重大疾病保险一旦确诊,无论是否治疗,在哪里治疗,立即赔付保额,让我们有条件接受新型治疗方法和药物。
医疗险只能解决部分医疗费用的问题,必须要和重疾险搭配,互相补充。
市场上大部分医疗险是一年期产品,不能奢望用短期产品去解决长期风险。而重疾险一般是长期险,甚至是保至终身。一旦面临重大疾病,对家庭经济的冲击不仅仅是治疗费用,还包括治疗后的康复费用和治疗/康复期间的收入损失,后两者可能比治疗费用还要多,而这两者是医疗险不能解决的。所以医疗险和重疾险是互为补充的存在,谁也无法代替对方。
用储蓄可以对抗疾病,卖房子也可筹集资金,但是,只有保险有杠杆。
储蓄是存多少取多少,最多有一些利息。卖房子,卖多少有多少,与市场相关。而重疾险则是花小钱,办大事,在疾病来临的时候,给自己和家人一份底气,不仅能够战胜病魔,还能恢复健康,过上幸福的生活。有钱人买保险,就是加更大的杠杆,在疾病来临时候,换取更加先进的医疗资源;
越早买越容易通过核保,越容易买高保额。
重大疾病发病率越来越年轻化,据保险行业统计数据表明,重大疾病平均理赔年龄是42岁,而不是我们想象的60或70岁。年龄越小身体越好越容易通过核保,30岁的人可能买70万重疾险不用体检,但是45岁的人可能30万就要体检了,如果想买高一点保额的,核保的流程也会更加严格。
越早买越便宜,保障时间越长。
保险是买得越早越便宜。以某公司重大疾病保险为例,同样是50万保额,交费期间20年,保障终身,0岁男投保需要4805元,而30岁男投保则需要13040元。30岁投保不仅费用比0岁投保高出1.7倍,而且享受保障的年限也更短了。
重疾险能够弥补社会保险的不足。
虽然在社会保险的保障下,部分人可以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但是由于资金的有限性,仍有许多部分必须自费,例如指定用药、检查费差额,还有病房费用差额等等,这些都是不给付的部分。对于这些不给付的部分,重大疾病保险的理赔金正好可以弥补不足部分。
恶性肿瘤发病率越来越高,谁也无法确保自己不生病。
严重的环境污染、激烈的社会竞争、频繁的社会应酬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恶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罹患重大疾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低。2019年全国癌症报告显示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近10多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2018年中国新发恶性肿瘤4285033例,死亡2865174例,约占全球该年度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23.7%和30%,零至74岁中国人群恶性肿瘤累积发病风险为37.4%。如果我们没有办法确保自己不生病,那就买一份重疾险给自己一个确定的未来。
“重疾险”在很多消费者的保险规划中都名列前茅,甚至被一些人视为必须要配置的保险产品!那....
341278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